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手机教程

揭秘玩家谜之爱好:养臭水,探讨互联网时代游戏文化的奇特现象

来源:网络更新:2024-06-17 15:56:44

新闻速读:本文主要讲述了2024年在中小学生中流行的一种现象——“养臭水”。孩子们将唾液、牛奶、蟑螂、苍蝇、蚊子、老鼠尾巴、生猪肉、护手霜等东西放进饮料瓶,观察其变化。这种行为看似是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实则与真正的科学精神相去甚远。本文提醒老师和家长应及时发现并劝阻这种行为,同时为学生提供安全规范的课外探索渠道,帮助他们培养真正的科学精神。

令人惊讶的是,时尚界似乎总是在循环往复。回忆起童年时光,小编也曾热衷于将各种奇奇怪怪的物品扔进水中,观察它们的发酵过程。然而,到了2024年,这种看似过时的行为竟然在孩子们中再次流行起来。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感叹,时尚的轮回真是无处不在。孩子们将各种杂物扔进水中,期待着它们在水中发酵,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却蕴含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时尚的敏锐洞察力。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时尚是一种轮回,它总是在不经意间回到我们身边。”或许,我们应该向这些孩子们学习,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敢于尝试,敢于创新,让时尚的轮回在我们手中绽放光彩。

小孩哥的迷惑行为——养臭水 掌管互联网的神

如今小孩哥和小孩姐们才是真正掌管互联网的神。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花样倒是有,就是这味儿有点大,因为最近他们正在流行——

“养臭水”。

顾名思义,“臭水”,就是臭味儿很大的水。

不过就像奶茶里不只是液体一样,臭水里一般也要加上很多的“小料”。像什么方便面调料包、橘子皮、橡皮泥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小孩哥们放不进去的。

小孩哥的迷惑行为——养臭水 掌管互联网的神

而至于“养”臭水呢,则是将这瓶水放置几天乃至几个月,每天观察它的发酵情况,以及最后能发展成什么样的“终极形态”。

“养臭水”是2024年在中小学生中流行的一种行为,就是将唾液、牛奶、蟑螂、苍蝇、蚊子、老鼠尾巴、生猪肉、护手霜等东西放进饮料瓶,观察变化坐等“炸开”。

一位曾经有过“养臭水”经历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说,他从网上看到一个养臭水的配方,和好朋友俩人照单制作,用绳子拴住瓶子藏在教室窗户外面。按照网上分享的经验推算,在快到要炸开的时候,拿到校园花坛去,结果路上炸了,不仅溅了俩人一身臭水,还弄到嘴里去了,俩人当场呕吐不止。

说实话,“养臭水”在我们小时候也流行过一阵,毕竟那时正是中二之魂燃烧的时候,谁都幻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炼金术师”,好奇自己精心调配的“药剂”,到底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还记得在我的小时候,曾经也尝试过把一些西瓜虫、烂菜叶等奇奇怪怪的东西塞到水瓶里,再将水瓶藏到床下,好奇几天之后这瓶水会变成什么样。

不过由于小孩忘性大,直到半年之后,我才想起床底还有这么一瓶玩意儿。而当我出于好奇打开瓶盖并且试探性的闻了一下之后,那个味道……好像真的很难用文字形容出来。

小孩哥的迷惑行为——养臭水 掌管互联网的神

面对学生流行“养臭水”,老师和家长还是应尽早发现、尽早劝导,要让孩子们知道,“养臭水”可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诸多危害,一旦出现事故,还要承担责任。“养臭水”看似是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实则跟以求知与创新为宗旨的化学、科学关系不大,化学和科学是在严谨的实验之下,进行有目的的探索,而不是盲目地尝试。

在劝阻“养臭水”之余,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规范的课外探索渠道,允许他们去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探索,帮助他们培养真正的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科学实验的意义和风险;给他们安全的创造空间,去创造自己想要的东西,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当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得到科学保护和引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被不断激发出来。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侵删联系sunshine19231@qq.com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4 netdown.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2007979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