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读:本文讨论了端午节粽子口味和销售趋势的变化。近年来,甜咸粽子的界限逐渐模糊,消费者口味多样化。京东超市数据显示,甜粽销售占比过半,尤其是低温甜粽受欢迎。粽子不仅用于正餐,还扩展到下午茶等多元化场景。花式馅料和礼盒装粽子成为线上消费主力。尽管咸粽在北方城市有市场,但甜粽仍占较大销售比例。榴莲、芒果等甜品型低温粽尤其受年轻人喜爱。高馅料比粽子和珍贵食材粽子的创新也受到关注。为满足健康需求,低热量、低糖分粽子的开发成为趋势。
时光荏苒,端午节即将来临。每年的这个时候,一场关于粽子口味的南北之争总会热闹非凡。究竟甜粽子还是咸粽子更胜一筹,这个问题似乎永远没有定论。南方人偏爱甜粽,如豆沙、莲蓉等馅料,而北方人则更倾向于咸粽,如咸蛋黄、肉馅等。这场关于粽子口味的争论,不仅是对美食的热爱,更是对地域文化的自豪。无论是甜是咸,端午节吃粽子,都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对节日的庆祝。在这个节日里,让我们一起享受粽子的美味,体验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
过去,提到粽子,南咸北甜泾渭分明,但是近两年这个边界已经非常模糊了。从“咸甜之争”升级到“荤素之战”的地步,“甜咸”口味的版图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从具体来看,今年京东超市甜粽销售额比例过半,高于咸粽6%且份额持续提升,其中低温甜粽销售比例达6成、增速高达16%,俘获了更多消费者的心。
特别是低温粽冷吃成为新的潮流,粽子的食用场景已不再局限于一日三餐,而逐渐拓宽到下午茶、外出聚会、加班零食、健身加餐等多元化场景,满足消费者多种需求。
此外,各种花式馅料和口味更受欢迎,且礼盒装粽子占比超8成,成线上消费主力。
有趣的是,尽管部分消费者喜爱肉粽或蛋黄肉粽等咸口产品,但与他们产生高关联的粽子口味中,豆沙味、紫糯栗蓉、蜜枣赤豆、红枣味等甜粽口味位居前五,说明他们在购买粽子时也会关注甜口产品。
在细分口味方面,燕麦八宝、玫瑰豆沙、红豆、紫米板栗等五谷粗粮型甜粽份额快速扩张;同时甜粽的各种新型馅料口味纷纷登场,芋泥咖啡、燕麦奶、杨枝甘露、豆乳芝士等甜品型口味高速增长,位列甜粽销售额高增长TOP20口味。
从品牌及产品角度来看,京东超市京觅粽游八方端午礼盒,汇集五芳斋、广州酒家、知味观等八大品牌,覆盖全国特色的八种不同风味粽子及绿豆糕、咸鸭蛋等端午传统美食,均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虽然咸粽已攻略了京津冀等北方城市,但从京东超市销售数据来看,甜粽则以52%销售比例反超咸粽,保持了较大的消费体量,受众群体更广。
尤其是榴莲、芒果、冰淇淋等甜品型低温粽,获得了21-25岁年轻消费者的广泛青睐,有望成为新晋话题中心。
除了口味,有粽企另辟蹊径,开创七龙珠粽、爆料粽等高馅料比粽子,用翻倍的馅料为用户带来超高满足感。
也有鲍鱼、松茸、燕窝等珍贵食材,以及烤鸭、佛跳墙等整道名菜的加持,则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消费者对身材管理的需求升级,粽子的热量也成为了关注重点。蔬果、菌类等解腻食材馅料,以及粗粮替代糯米的选择,都能有效减轻吃粽发胖的负罪感;减糖、减脂、减盐、低GI等也成为了产品重点升级方向,健康化趋势越发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