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手机教程

巴氏腺囊肿的成因与潜在危害:了解这一女性常见疾病

来源:网络更新:2024-06-18 16:12:09

新闻速读:巴氏腺囊肿是一种因前庭大腺管开口部阻塞导致的疾病,主要病因包括感染、管腔狭窄或闭锁以及腺管损伤。其内容物为透明黏液,可能因血液混合而呈红色或棕红色。囊肿早期覆盖移行上皮,随病情发展可转变为其他类型的上皮。巴氏腺囊肿的危害包括可能引发的炎症、脓肿向后侧播散甚至形成直肠周围脓肿,以及可能导致的外阴坠胀和性行为不适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囊肿可能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巴氏腺囊肿,这个名词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颇为陌生,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症,可能就悄悄地影响着我们身边的一些女性。这种病状是由于体内的分泌腺出现了异常而引发的,它需要得到及时而适当的医治。本文旨在深入浅出地解析巴氏腺囊肿,带你了解这个病症的来龙去脉,以及相关的治疗和处理方法。,请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探索这个话题,增加我们的健康知识储备。

巴氏腺囊肿是怎么引起的 巴氏腺囊肿的危害有哪些

巴氏腺囊肿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前庭大腺囊肿系因前庭大腺管开口部阻塞,分泌物积聚下腺腔而形成,前庭大腺管阻塞的原因有:

1.感染 前庭大腺脓肿消退后,脓液吸收,腺腔内黏液浓稠而阻塞腺管。

2.管腔狭窄或闭锁 先天性腺管狭窄或闭锁,致使腺腔内液体排出不畅或不能排出,导致囊肿形成。

3.前庭大腺管损伤 个别病例可能由于分娩时,阴道,会阴外侧部裂伤和会阴侧切时损伤腺管或会阴侧切口愈合后发生较严重的瘢痕组织收缩导致前庭大腺管口阻塞形成囊肿。

(二)发病机制

囊肿内容物为透明的黏液,很少有浆液性,囊肿为单房性,穿刺可抽出淡黄色透明黏液,有时混有血液而呈红色或棕红色,易误认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特别是囊壁被覆上皮含有假黄色瘤细胞时,更易混淆。

囊肿早期囊壁覆盖移行上皮,随囊液增多,压力增高,移行上皮可转变为单层立方上皮或扁平上皮,甚至萎缩,若继发感染,囊壁呈现慢性炎性结缔组织,甚至形成肉芽组织。

巴氏腺囊肿的危害有哪些

1、巴氏腺位于两侧大阴部后部,腺管开口于小阴部内侧靠近未婚女性膜处,因解剖部位的特点,在性行为、分娩或其他情况污染外阴部时,病原体容易浸入而引起炎症。

2、女性感染了巴氏腺囊肿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囊肿就有可能会向后侧方向播散,成直肠周围脓肿,有时甚至向直肠溃破。在触诊时可触到小而硬的硬结,有轻微压痛,挤压时有时可从瘘口流出脓液,有时瘘口自行封闭或狭窄,又可蓄积脓液而再次形成脓肿,亦可能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所以,女性在感染了巴氏腺囊肿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

3、囊性包块位于大阴部后部下方,向大阴部外侧方向突出。发病多为单侧,也可双侧。在较长时间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常在妇科检查时被发现。囊肿生长较缓慢,一般不超过鸡蛋大小。小的囊肿呈椭圆形或梭形。较大的囊肿可引起外阴坠胀及性行为不适等。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侵删联系sunshine19231@qq.com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4 netdown.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2007979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