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网红大胆尝试生吃见手青,引起关注。据悉,生吃这类菌菇可能导致中毒及幻觉。究竟是出于求火心态,还是对风险一无所知,详情如下。
“一位云南的粉丝问我,你是不是什么都敢吃?我说必须的。”7月3日,一名拥有70多万粉丝的女网红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云南一位粉丝寄了一箱野生菌给她。视频显示,开箱后还有一张纸条,嘱咐她“一定要煮熟了吃。”
在视频中,女网红撕碎纸条,拿起蘑菇就开始生吃,“这小小蘑菇,根本不在话下,我就生吃,怎么的……”她开始大口吃野生菌,“哎呀,这玩意儿高级啊,一咬还能变色,一掰还能变色,不会有毒吧?”在视频中,还有该女子呕吐、疑似产生幻觉送医的画面。
尽管女网红在发布视频时写道,“听我一句劝,没事儿千万不要生吃蘑菇。”但在视频发出后,不少网友认出她生吃的野生菌是“见手青”,“生吃有毒,吃了容易产生幻觉。”不过,也有网友质疑她并非真吃。7月4日,红星新闻记者私信该网红博主询问相关情况,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因牛肝菌伤后变为靛蓝色故而得名,物种数量庞大,隶属于牛肝菌科,大部分归到牛肝菌属,也有其他一些属。如:黄柄牛肝菌属、绒盖牛肝菌属、粉末牛肝菌属、橙牛肝菌属等。
通常在云南省所说的见手青种类较广泛,如:粉见手(粉盖牛肝菌、红脚牛肝菌、粉被牛肝菌等)、红见手(血红牛肝菌、火红牛肝菌、红脚牛肝菌、砖红绒盖牛肝菌等)、黄见手(黄褐牛肝菌、华丽牛肝菌、黄柄牛肝菌等)、黑见手(茶褐牛肝菌、褐盖牛肝菌等)、紫见手(紫牛肝菌、褐紫牛肝菌等)。
需要注意的是,牛肝菌物种变色属于氧化反应,其中物质不具备毒性,因此牛肝菌变色与“毒”没有直接关系。
在2021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西南地区常见食用菌和毒菌》一书中,在其第一节“牛肝菌类”中,共列出了13种会出现伤后变蓝,但为安全可食用的牛肝菌种类,包括了常见的黑牛肝菌(暗褐脉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褐牛肝菌(茶褐新牛肝菌,Neoboletusbrunneissimus)、黄癞头(褐孔皱盖牛肝菌,Rugiboletus brunneiporus)等 。
而有少数见手青也是有毒的,如:日本海氏牛肝菌、细网牛肝菌、黄粉末牛肝菌、青黄牛肝菌等。据说也有一些见手青在很多地方能安全食用,而在少数地方食用后有中毒现象发生,所以应该最好以当地吃菌风俗为主。能吃的即是安全的,不见食用的切勿食用!
【警惕】网红生吃蘑菇引发关注!了解“见手青”蘑菇的秘密:哪些能吃,哪些有毒?点击查看,安全食用野生菌必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