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大学生们的消费观念已转变,不再追求昂贵的名牌,而是青睐性价比高的商品。潘家园作为这一趋势的代表,备受大学生欢迎。想要了解更多,不妨继续探索。
潘家园快被年轻人“盘”疯了。曾经的“古董局中局”、文玩大爷专属,如今被一水儿的年轻人、小姐姐占据。
最初让年轻人走进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是雍和宫同款,30块可以买到300块的“平替”。后来让他们着迷的,是万物皆可盘的精神状态:100块可以实现手串儿自由,10块钱的串儿可以毫无“偷感”地挑俩小时。情绪价值无贵贱,“举头三尺有神明,但神明会原谅穷人”。
同样是花几十块钱,曾经的捡漏淘金客,押的是一夜暴富的机会,如今的年轻人,求的是运气、意义和希望。
每周三、周五晚上,潘家园夜市由年轻人接管。“地摊文化”、“潮玩当道”灯牌亮起,做了一天“牛马”的年轻人涌入潘家园夜市洗刷班味儿。
位于北京东三环潘家园桥西的潘家园旧货市场,脱胎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民间地摊,后来发展为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这里曾充斥着捡漏暴富的传说:有人花15元买了把宝剑,结果卖了15万;有人花300元钱买了个碟子,经鉴定竟然是元青花,卖了几十万……
然而这些神话对年轻人没什么吸引力。他们把潘家园夜市盘出了自己的精神状态,一个挤在北京东三环边上、却游离于现实之外的魔幻乐园:
多巴胺配色的精巧手串,和暗色的核桃、素串抢滩;弥勒佛关公和刚“出土”的奥特曼斗法;穿戴甲旁边码着玉手镯,赌石摊边上挨着算塔罗牌的。旧货摊上最受欢迎的不是古董,而是各种CCD相机(十多年前的卡片机)。造型各异的“捏捏”前也围满了年轻人。
曾经,潘家园是老大爷的地盘,如今是一水儿的小姐姐,三岁小姑娘也挤在人堆里对着小猫木雕仔细“盘玩”。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一个经营范围极广的市场,占地四万八千五百平方米。位于北京三环路的东南角,是全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店铺商户和大棚全年开放,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及木器家具等,共有三千多个摊位,中国的24个省市、自治区,涉及汉、回等十几个民族都有人在此设摊经营。
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珠宝玉石、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及生活用品等。是购买、鉴赏古玩旧货、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的绝好去处。市场内有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可当场为珠宝玉石出具权威证书或提供咨询。市场被新闻媒体称为“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全国最大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
潘家园旧货市场2004年在“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颁奖大会”上,通过社会公众投票,被评为“全国十大古玩市场”。2013年2月28日,中国驰名商标“潘家园”喜获“北京十大商业品牌”荣誉称号,“潘家园”已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成为一种特色的文化象征,一个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无形资产。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北京最便宜的旧货市场,也有人说它像一个博物馆,历史悠久,素有“鬼市”之称,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在2003年10月以前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卖瓷器和杂项工艺品;一块是它西边卖旧书的散地摊。卖瓷器工艺品这一块分四个区,二区以古旧瓷器为主。
探索北京潘家园,感受旧货市场的年轻新潮流!这里不仅是古董爱好者的聚集地,更是年轻人寻找运气、意义和希望的精神乐园。快来看看这个充满多巴胺色彩和奇幻元素的魔幻乐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