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行星探测工程已获国家批准,涵盖4次探测任务,预计在未来10至15年内全面完成。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已经取得圆满成功。
未来,围绕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小天体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外生命信息探寻等重大科学问题,还将开展小行星探测、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深空任务。其中:
天问二号是小行星探测任务,计划2025年前后发射,目标主要是对一颗近地小行星的伴飞、取样返回等探测。
天问三号是火星采样返回任务,计划2030年前后发射,实现火星采样和携带火星样品返回地球。
天问四号是木星系探测任务,计划2030年前后发射。
据介绍,目前天问三号、四号,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关键技术攻关和实施方案深化论证工作。
据了解,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的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
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探索宇宙奥秘,关注我国火星探测新进展!本文详细介绍天问一号的成功及未来任务规划,包括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等重磅任务。喜欢太空探索的你,不容错过!